东风第一枝
寒梅,挺风斗雪,迎寒怒放。你瞧,那一簇簇迎霜破雪疏影横斜的梅花,恰似“烟姿玉骨,淡淡东风色,勾引春光一半出。”梅花,被古人誉为“国花”,它不畏寒威,“万花敢向雪中出”,捷报“东风第一枝”——它那“一树独先天下春”的精神,历来被当作坚贞、高洁的象征。
曾在浙江鄞县为官的王安石,他写的《梅花》诗就是用“凌寒独自开”表示他的坚强性格:“凌寒”那是伟丈夫的精神;用“为有暗香来”表示他的必胜信念;“暗香”又是坚贞者的气节。诗人借梅花冒寒开放,且清香四溢,比喻自己要冲破重重困难去实现革新事业。
梅,是高洁的:一树灿烂,一树清香。倘若你在淡云、晓日、薄雾、细雨、轻烟、夕阳、微雪、晚霞、清溪、小桥、竹边、松下、疏篱、林间……去寻梅,你自然便觉得对梅花的爱该是纯洁的,不可有一丝一毫的亵渎;每当它绽放到极致,便清高得不屑于那些虽曾朝夕相伴但经受不起考验的绿叶,留下狷介的花朵,独立在枝头。“早春风雪里,昨夜一枝开。”然而梅花并不孤独,它以松竹为友:梅品格、松精神、竹气节,给我们留下极其可贵的精神财富!
梅,确确实实是高洁的。历代评花者根据它具备“色、香、姿、韵”四绝的特点,将其列为“上品”。梅花的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红梅”,花形别致,香气浓郁;“绿萼”,萼片绿色,轻柔素雅;“紫梅”,花呈紫色,幽幽淡香;“玉梅”,白玉带雪,红晕似杏。梅花的香味,也别具神韵,“着意寻香不肯香”,让人难以捕捉,却催人欲醉。梅,还以“形势为第一”,所谓“形势”,即形状姿态也。梅素多姿:或苍劲嶙峋,或清癯明晰;或曲如游龙;或披靡飘落……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呈现出一种有力度和曲线的韵律感。至于梅的风韵,古人用"横、斜、疏、瘦"四字来概括:则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朋友,你若心有灵犀,身怀诗才,就会觉得朵朵梅花便是首首诗歌,那么就请你去读一读浙江历代诗人绣作的梅花诗篇吧!“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在那个境界里,有诗一般的梅花和梅花一般的诗篇:对高洁的梅花,林逋他要“娶梅为妻”;陆游迷恋梅花,成了“梅痴”;王冕善画“墨梅”,以伸清志;“大梅先生”姚燮(北仑人),“平生画梅几千幅,画本流落半天下”;黄宗羲的弟子郑性(江北半浦人)平生喜作梅花诗,用以弘扬浩然的梅花精神……梅,在您2500多年栽培史的长河里,你总是“年年岁岁居魁位,笑揖东风报春天。”
除非声明转载,均为宁波档案原创发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