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三大工程”溯源

发布时间:2010-02-24

  镇海,一座历史悠久蕴涵隽永的浙东小城,浩淼的东海沉淀了她殷厚的海洋历史文化底蕴:宋代对外贸易,她是华夏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碇港;“浙东门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座海天雄镇经历了抗倭、抗英、抗法、抗日战争的硝烟洗礼;十九世纪以来,一批批镇海人漂出甬江口,弄潮于世界经济舞台,他们中的佼佼者使“宁波帮”这个代表着近代中国创业精神的团队名扬四海。
  20世纪70年代,随着以镇海炼化、镇海港区、镇海电厂“三大工程”为代表的省部级大工程单位的落户,镇海的经济逐步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1975年,镇海炼化的前身——浙江炼油厂动工建设。
  1974年11月20日,镇海发电厂经国家计划委员会和水利电力部批准建设,1978年10月,镇海发电厂正式成立。 1978年12月和1979年9月,首期2台12.5万千瓦燃油机组建成投产。上世纪80年代起,陆续竣工投产的6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05万千瓦,一举成为当时浙江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镇海港的历史起源于宁波港,而现代宁波港的崛起却是从镇海港起步的。197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决策下,国务院批准建设镇海港1号泊位,也即镇海人俗称的“煤码头”。至此,宁波港由内河港向河口港迈进,历史将宁波港的第一次飞跃与镇海铭刻在了一起。
  如今,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缔造者的宁波港集团镇海港埠有限公司,已拥有生产泊位23座,其中五万吨级泊位2座,万吨级泊位8座,拥有全国第一座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和全国最大的5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年设计货物吞吐能力达1500万吨以上。与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有业务往来,内陆远及四川、湖南、河南等地。
  今天,让我们回溯过往,通过一张张“三大工程”建设初期的老照片,去重温奠定了镇海发展历史轨迹的瞬间。

  

除非声明转载,均为宁波档案原创发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