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1-26
——我市各地档案局馆长谈2011年工作思路
海曙:
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海曙区档案局将以档案信息化、业务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集全局同志和全区档案工作者的智慧与干劲,扎实做好档案工作,为新的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局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一、夯实基础,全面推进档案登记备份工作。进一步落实机构、组织、人员、经费和设施,扎实推进区属单位和进馆单位的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确保全区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安全。
二、乘势而上,启动数字档案馆二期建设。对区属各单位列入进馆范围的重要存量纸质档案实行数字化加工,区档案局统一申请资金、统一提供场地,统一加工标准。依托数字档案馆平台,实施新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积极开展机关数字档案室省级规范化和示范创建工作,加快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
三、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全区档案业务水平。以目标管理考核为重点,结合网上年检,促进全区档案工作的规范、常态、长效管理。突击开展民生档案创省级规范化工作,进一步加强拆迁档案、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会计档案的业务指导。
四、立足档案,继续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重新修订档案馆指南、档案征集办法和接收办法。挖掘海曙区人文资源,搜集名人档案,开展海曙区名人馆建设。围绕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等重大事件,利用档案资源开展相关纪念活动。拓展思维,加强档案编研利用工作。
江东:
一、全力抓好资源体系建设:建立特藏室,改善珍贵档案原件保管条件;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拓宽征集视野;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力度,并通过各种途径征集具有江东特色的历史文化档案;扩大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力度,继续实行民生档案三年一进馆、非民生单位五年一进馆制度;继续加大与社会力量的合作。
二、全力抓好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做好登记备份工作,完成软件设计并投入使用;视情启动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二期工程,指导机关单位全面开展数字化加工;抓好各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演练。
三、全力抓好利用资源体系建设:树立精品意识,加大开发档案文化产品,编撰出版《江东大全》等相关作品;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大型图片展;加强对江东区域文化史料的研究。
四、全力提高档案服务水平:打好攻坚战,力保社区和重点民生单位全部达到省级标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和流程;重点工程档案和民营企业档案有新突破;查档服务手段有所创新。
五、全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抓好培训工作;推出科级竞聘上岗。
江北:
紧紧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增强创新意识,努力促进全区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大力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全面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对列入进馆范围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登记备份的指导工作;
二是继续加强对重点涉民单位(卫生、社保等)以及重点建设项目、重大活动(中华慈孝节、星期六·相约老外滩等)的档案指导和检查工作;
三是扎实推进企业档案工作,选择1—2家企业开展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内容的档案登记备份工作。
二、进一步增强档案行政监管能力
一是制定完善电子文件归档、接收、利用和登记备份的有关工作制度和标准规范;
二是加强档案法制宣传,适时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确保档案安全;
三是加强对机关各部门、各街道(镇)的档案业务督导工作,推进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工作,确保完成2家“规范化数字档案室”、10家“示范数字档案室”的创建。
三、进一步推进档案资源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继续加强“三重一特”(重要人物、重点建设、重大活动、地方特色)优质档案资源的收集管理工作,不断丰富馆藏资源;
二是进一步规范档案资源的归属和流向,及时调整档案接收归档范围;
三是进一步提高档案惠民服务的能力,开发利用好档案信息资源。
镇海:
一、继续开展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在一期竣工验收的基础上开展数字档案馆二期建设,预计完成投资150万元。全面推广应用区级机关虚拟档案室建设,出台相关标准,推广文书档案全文扫描,到2011年末,35%区直机关和乡镇创建成功规范化数字档案室。同时,通过电子公文采集,充实电子文件中心资源。
二、继续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全面实施网上登记、审核和数据传输。2011年,25%以上列入进馆范围单位开展档案登记备份。
三、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涉农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建成区、镇、村三级数字档案室信息共享体系。建立镇海区档案资源共享系统,实现室藏档案目录、室藏档案全文和馆藏开放档案信息共享。
四、继续加大行政监管指导力度。对政府投资性项目的档案安全保管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已完成安置项目的征地拆迁档案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同时,依法开展两年一次的档案年检,继续开展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和认证复查工作。继续加强新农村档案建设,保证10个行政村完成省级规范档案室创建
五、开展档案预进馆试点工作。为便于将来档案馆(室)顺利搬迁,对试点单位的2005年以前档案开展进馆鉴定整理和数字化加工。
六、加强档案安全保管,建立网上档案安全监管系统。实现网上安全检查上报,档案室安全设施实况上传。
七、加强档案信息开发工作。今年编辑印发《镇海兰台》杂志。
北仑:
2011年北仑区档案工作按照“夯实基础、强化安全、突出重点、创新亮点”的工作思路和要求,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突出登记备份。认真开展基层数字档案室建设工作,建立全区基层数字档案的接收利用平台,进一步完善数字档案馆功能,全面开展电子文件(档案)登记备份工作。
二是加强资源建设,丰富馆藏资源。重点接收涉及民生领域的档案进馆,征集具有反映北仑历史和地方特色以及散存在民间的档案史料,进一步优化改善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
三是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建设,认真开展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积极开展“六五”档案普法宣传,深入开展档案年检和档案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继续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8号令。
四是加强业务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积极创建省级新农村档案示范县(区)活动,指导完成下属3个街道、镇乡的所有行政村全面创建省级规范化档案室;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工作,着重抓好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档案规范工作。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继续加强档案业务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继续加强窗口建设,认真做好档案查阅利用工作。
鄞州:
2011年,鄞州区档案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省、市档案局工作要求,紧扣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夯实基础,强化服务,开拓创新。
扩大登记备份的覆盖面,加强电子文件管理,加速数字档案室建设,着重拓展民生领域、重点工程、民营企业的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加快全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做好档案目标管理认定、认证、年检工作,扎实开展新农村档案工作,提高农村档案信息化水平,推进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程,积极指导区内各机关、事业下属单位和民营企业新建规范化综合档案室
;
推进档案资源建设,多途径征集珍贵档案资料,多角度开发利用馆藏资源,积极筹备重大纪念日宣传活动,做好《建筑世家》专题片、《鄞州旧影》等区文化精品工程的拍摄、编撰工作;
加大档案行政监管力度,出台《鄞州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备份办法》,多方式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和档案执法活动;
拓展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完善区数字档案馆平台,建成馆藏档案全文数据库,实现开放档案信息资源的远程检索,为社会各界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档案公共服务;
加强全区档案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提升业务技能,实施人才强档战略,促进鄞州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和谐鄞州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慈溪:
1.按照进度,组织实施数字档案馆二期建设。
做好慈溪市数字档案馆二期建设方案的评审,完成60家虚拟档案室的推广应用,继续开展档案数字化加工,做好数字档案及相关信息的发布与利用。
2.加大力度,完善数字档案登记备份中心的功能建设。
做好数字档案登记备份相关软硬件的开发采购,完成30家涉及民生与公共利益、列入进馆单位的重要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并做好民营企业领域的积极推进。择优完成10家省规范化、示范数字档案室的创建,实现档案实体和数字化成果同步接收。
3.加强业务建设,夯实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
加强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服务,确保顺利通过国家一级档案馆测评验收;编研出版《东南名城观海卫》、《慈溪移民文化》;抓基层档案,完成全市年检工作,计划新建综合档案室20家,目标管理认定或复查10家,完成31家省行政村(社区)示范、规范化档案室创建。
4.创造条件,优化档案事业发展环境。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机关党建和廉政文化建设;力争把档案工作整体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责任制范围;计划召开全市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会议,组织举办省档案六门课培训班和档案知识更新班,提高工作水平;以执法检查、“网民直通车”,“档案进村入社区”、对部分中小学校进行巡回宣讲等活动,使依法治档、档案宣传深入到千家万户。
余姚:
一要依法治档,加大档案行政监管力度。加大档案法制、法律的宣传力度;严格依法办事、严格行政行为,实现档案行政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开展档案年度执法检查;加强业务指导,完成档案上等级、认证目标管理20家。
二要创新理念,提升档案服务社会功能。做到四个服务:服务中心、服务部门、服务基层、服务民生。
三要更新观念,转变档案传统管理模式。做到四个突破:档案登记备份工作要有新突破、基层数字档案室要有新突破、档案网络建设有新突破、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有新突破。
四要广开门路,丰富档案馆藏利用资源。最大限度接收民生档案和重大活动、重要专题档案;开展地方特色民间档案征集活动;大力挖掘有价值、有意义、有特色的档案资源,重点编纂《认识严子陵》。
五要注重教育,塑造新型档案人才队伍。开展档案人员的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培训,重点在电子文件管理和档案登记备份、基层数字档案室建设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充分利用档案学会和档案史料研究会二个学术交流平台,为全体档案人员搭建一个交流沟通的载体。
奉化:
一、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不断提高档案服务水平。着力做好档案指导和服务工作;做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档案工作;健全登记制度,做好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活动档案的验收工作。
二、按照档案馆的职能定位,全面加强档案馆功能建设。突出“三重一特”档案资源建设,拟建立“蒋氏父子史料中心”;出版奉化著名民营企业家《盛军海传》和纂编民国史料集《蒋介石故乡情》;在深化档案利用、服务上下功夫,提高利用效率。
三、加快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大容量的电子文件中心,建立全文数字档案库;完善档案登记备份中心;加快室藏档案的数字化转换,计划2011年完成30个数字档案室的创建工作。
四、加强档案法制建设,营造档案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大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对行政许可档案的管理;推进数字档案管理平台建设,实行网上年检。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奉化档案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加强局党组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适时举办各类培训,提高干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做好新一轮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
宁海:
一、以档案数字化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好档案馆建设方案,完成数字档案馆一期建设,开展二期建设。探索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抓好基层单位数字档案室创建。
二、以档案行政监管为重点,着力推进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加大目标考核力度,推进县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中心建设,扩大登记备份范围,同时提高备份技术水平。
三、以历史记忆工程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宁海发展历史展览馆。启动宁海历史记忆工程建设,建成宁海历史文献研究会,以“宁海永恒记忆”为主题,策划宁海历史进程展示展览课题。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开展宁海红色记忆、90年辉煌历程珍贵档案文献评选活动。
四、以启动创建示范县为重点,着力构建基层档案工作新机制。建立宁海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实施重大活动档案登记制度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制度;探索培育机关职能部门专业档案馆(室)、乡镇、农村、企业特色档案馆(室)等档案管理新模式。
五、以迎接省一级馆复评为重点,着力提升县级综合档案馆管理水平。
六、以扩大档案社会影响力为重点,着力营造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环境。开展档案宣传月活动,举办新闻发布会、档案馆日、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开展一次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专项执法检查;开展2011年度影响宁海发展最具代表性事件评选活动。
七、以提高能力转变作风为重点,着力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以推进数字化档案馆和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为重点,开展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继续与县技工学校合作,办好档案管理专业班;在全县范围开展档案岗位竞赛活动。
象山:
一、开展一项重点工作。2011年全面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3月份拟召开全县档案工作会议,对电子文件(档案)备份、登记工作进行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和任务;启动试点单位的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并争取30%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完成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登记备份工作。
二、建成一批数字档案室。加快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及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完成60%以上的乡镇街道、县级部门数字档案室。
三、建立一个登记备份中心。
四、挖掘一批象山特色档案。继续做好“三重一特”档案征集工作,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洋文化等象山特色行业、名人档案的资料收集工作,努力体现地方特色,优化馆藏结构,丰富馆藏资源。
五、抓好一批档案法规政策落实。贯彻落实《档案法》以及省、市、县两办《关于开展电子文件和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档案法规政策,依法开展档案工作、依法做好档案服务、依法管理档案事业;开展重点工程档案执法检查和督查工作;大力开展档案法的宣传,努力做到范围广、形式多、内容丰富、社会效果好,切实增强社会档案意识。
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队伍。抓好思想作风建设;抓好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
七、建好一座功能齐备的档案新馆。
城建:
一、树立创新意识。
二、加强业务指导。加强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项目档案的审核接收,跟踪管理;加强对县(市)区城建档案馆(室)工作的行业管理,达标升级;加强对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的业务指导;加强对档案利用部门的服务回访;加强对市建设重点工程、重大活动以及文化街区、特色建筑的影像素材结累工作等。
三、谋划馆库建设。加快馆库选址建设步伐,并将其列入建设档案“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作计划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抓好电子文档登记备份工作;协同市建委职能处室统一规范出台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接收利用办法;做好数字化扫描加工。
五、重视编研成果。以建馆30周年纪念活动为编研平台,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为活动载体,利用馆藏资源,充分挖掘城建档案资源价值。
六、编制档案规划。对《市建设档案“十二五”规划》初稿进行完善,同时,做好城建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七、加强廉政建设。继续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制约。
八、加强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