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档案人的文化追求

发布时间:2012-12-04

——记浙江省档案系统编研开发岗位标兵王巨明

   这是一份并不完全的成绩单:
   《余姚人手册》,2007年12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认识王阳明》,2008年12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认识黄宗羲》,2009年12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认识朱舜水》,2010年12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认识严子陵》,2011年12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认识王阳明》,2012年10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再版重印。
   6年时间,6部内容翔实、图文并茂、装帧考究、印刷精美的档案编研作品,体现了一个档案人的文化追求。

  2006年10月,王巨明从别的系统调入余姚市档案局。在档案队伍里,他只能算是一位新手,但在档案编研同行中,他已经是公认的行家里手。2008年他荣获全省档案系统“岗位标兵”称号。
  余姚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汉代高士严子陵、三国学者虞翻、唐代名臣虞世南、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明清之交中日文化交流伟大使者朱舜水和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等群星闪耀,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姚江学派”。如何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化为档案编研成果,成为王巨明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从2007年起,他策划组织了“余姚历史文化名人读本系列”的编辑,《认识王阳明》、《认识黄宗羲》、《认识朱舜水》、《认识严子陵》等重点编研成果,在他的主持下陆续完成,展现在档案同仁和社会读者面前。
  在过去6年中,他主持编辑了9部近二百万字的重点档案编研作品,其中6部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部入选“全国档案编研出版重点项目”,5部入选“浙江省百项档案编研精品”,3部获得浙江省档案部门优秀编研成果评比一等奖。他还主持编辑了19期富有时代特色和历史文化气息的《余姚编研》。这本编研杂志,每季度出刊,每期一个集中的主题,每期就是一份相对完整的档案资料。《小路大道》、《谢家路之歌》、《潮涌临浦》、《回龙腾飞》、《江中丽影》、《近看胡界》等构成一个“余姚市新农村建设典型成长档案”系列,《王阳明的故事》、《抗倭名将戚继光》、《王阳明编年地图》、《黄宗羲编年地图》、《朱舜水编年地图》等则组成另一个“余姚历史文化名人”系列。看得出来,穿行在历史和现实其间,王巨明忙碌并快乐着。用他自己的话说:“在档案局的这些年,是我一生中最轻松、最自由、最充实、最满足的时光。”
  在王巨明办公室门口的政务公开告示牌上,印有两个名称:“编研科”和“档案史料研究会”,他是余姚市档案局编研科科长,也是余姚市档案史料研究会秘书长。
  目前档案部门普遍自身编研人员不足,如何整合社会力量,借力借脑,为我所用,是档案人面临的共同难题。成立于2008年4月的余姚市档案史料研究会,是浙江省档案系统中除各级档案学会外较早建立的民间学术研究社团组织,现有会员60余人,集中了本地区主要的历史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近年来,余姚市档案部门借助档案史料研究会,开展档案学术研究、征集档案史料文献、编辑档案编研资料,取得了独特的成效,广大研究会会员成为余姚档案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以开放的心态做好档案编研工作,让更多的人关注档案,让更多的人参与档案史料征集研究,让更多的人分享档案编研成果,是这些年王巨明和他的同事们努力追求并践行的。
  我们发现,在国内外众多关于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的著作中,王巨明主编的这套“余姚历史文化名人读本系列”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与学术专著相比,它们更多地着眼于普及,与通俗读本相比,它们又多了些书卷气,每本书前面都有国内外一流学者专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他的著作就像一把把钥匙,为我们逐一打开通向每一位余姚历史文化名人的大门。
  翻看王巨明主持编辑的档案编研作品,一个鲜明的感觉就是印制精良,图文兼美。上列几部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编研成果,都是全彩印刷的,图片占据了这些书的很大篇幅。据我们不完全统计,《认识王阳明》、《认识黄宗羲》、《认识朱舜水》、《认识严子陵》四本书中一共刊用了近600张图片。
  王巨明毫不掩饰自己对图片的特别喜好:“这套余姚历史文化名人读本系列中的每张图片我都现场考证过,我对图片的真实性负责。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通过这些图片,能够直观地感受文字所表述的内容,使阅读变得更加轻松,对于专家来说,可以把这些图片作为进行学术研究的参考。而这些图片本身,也是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永久留存的档案价值。”
  如今,余姚市档案馆已经收集整理了以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余姚四先贤”为主的图片档案2000余件,内容涉及这些人物散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画像塑像、手稿真迹(刻石)、遗迹旧址、主要官宦游历讲学之地、纪念性碑亭馆所等,这些图片加上已出版的“余姚历史文化名人读本系列”四本书和其他有关内容的编研成果,形成了极具余姚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人专题档案馆藏。
  王巨明对档案文化的研究情有独钟。他认为,档案不仅有历史记忆功能,还具有文化属性。档案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应该也必须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地域性。所以档案文化建设中必须更多地关注地方辖区的人文历史与特色,越是有地域特色的档案文化,越有生命力和存世的价值。这些年,他持之不懈地研究余姚历史文化,就是要充分地发掘和彰显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档案文化。王巨明最后还谈到了他心中的愿景:再经过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努力,编撰完成一套完整的“余姚历史文化名人读本系列”,整理完成一个“余姚历史文化名人”全宗档案,逐步形成一个“余姚历史文化名人”专题图书文献资料库,建设完成一个“余姚历史文化名人档案陈列馆”,创办一份“余姚历史文化名人论坛”刊物,组织一个“余姚历史文化名人讲堂”,不定期邀请一批国内外学者来馆讲学或担任访问学者,让余姚档案馆成为余姚地方历史文化的资料中心、展示中心和研究中心。从他的朴素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档案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对档案文化的弘扬与追求,无比热忱、孜孜不倦。

除非声明转载,均为宁波档案原创发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