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7
信息来源: 信息技术处
档案往事
灵桥是宁波的地标性建筑。灵桥的历史,几乎与宁波城同龄。唐长庆元年(821),明州刺史韩察在奉化江、姚江和甬江交汇之处的三江口之西筑宁波城。鉴于商旅渡江之苦,唐长庆三年(823),明州刺史应彪用篾索将16舟连成排,上铺木板,在奉化江近三江口处,建成宁波历史上第一座跨江桥梁。由于灵桥乃木制桥船,且随着潮汐涨落上下浮动,极易腐损,每遇风潮,断链、沉舟、溺人的惨剧时有发生。到了清末民国初,随着营造技术和其他条件许可,每当灾害发生之时,人们便开始考虑建造固定桥梁之必要。1922年秋到1926年冬,曾有两次颇具规模的改建筹备活动,却都因为战事(江浙之战、北伐战争)而中止。1931年,旅沪甬人乐振葆、张继光两次来甬,推动了第三次筹备改建行动,沪甬两地共捐资70万,至1936年6月,钢拱灵桥终建成。
在灵桥建造、修缮、改建过程中发生的事和涌现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回味与怀念的。他们或建造,或修缮,或捐资,或形之于文字,或现之于谋划、技术。而与这些人或事相关的文献档案在宁波市档案馆有所珍藏。
档案介绍
宁波市档案馆馆藏的关于灵桥的老照片、史志碑记、筹建经过、工程概况等档案,对于研究宁波灵桥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馆藏的《重建灵桥纪念册》为纸质、铅印本,不分卷,由弁言、序、题字、铜图、沿革、灾变、碑记、筹备经过、会议记录、工程概况、财产目录、跋等十二部分内容组成。这是灵桥即将落成之际,改建老江桥甬筹备处第七次临时会议(1936年5月13日举行)第五项决议案决定编辑《落成纪念册》,推金臻庠(宁波《时事公报》创办人)为总编辑,历时一个月编撰而成。《重建灵桥纪念册》不仅收录了灵桥建成时林森等人的题词,各地同乡会的题词,灵桥的全图、侧面图、桥底图、施工情形等,还记录了三次筹备情形、捐款情况、部分碑石所刻内容,还把改建老江桥沪甬两筹备处会议记录、合同、承揽章程、构造说明等一一编入,是一份关于灵桥的重要档案。
根据《重建灵桥纪念册》记载,1931年,旅沪乐振葆、张继光邀请甬上原发起人商议,决定在原址上改建灵桥,推乐振葆为筹备主任,致函宁波总商会,请宁波即日组织筹备会。甬筹备会,推举徐镛笙、林琴香、陈蓉馆等为筹备员。沪甬两会定于8月1日同时成立,建桥工程逐步有序推进。修建所需费用,“是役也,用币七十万有奇,不费公帑,悉输于民”,由上海旅沪同乡会负责筹款70%,本地募集30%,均来自民间。在《纪念册》记录的捐款名单中,可以看到作为桥梁设计者的英国工程师茄姆生捐了4000元,宁绍公司捐了5000元,筹备委员张继光捐了1万元。
1936年6月25日,灵桥落成。6月27日,行通桥典礼。
灵桥落成之时,宁波旅沪同乡会、宁波市商会、宁波旅杭同乡会主席朱孔阳、宁波旅京同乡会等纷纷题词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