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档案馆2025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5-07-11

信息来源: 宁波市档案馆

2025年宁波市档案馆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及我市档案工作会议要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工作,科学谋划“十五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全年以“档案文化宣传提升年”为目标,以“五个一”为抓手,系统围绕档案服务中心大局、数字化转型、资源建设、公共服务、文化供给、档案安全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改革创新,现代化先行,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贡献档案力量。

一、锚定一条主线,筑牢档案事业发展根基

1.把牢档案工作的政治方向。落实党管档案的政治责任,扎实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使命职责。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行动指南。强化馆务会议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高质量完成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巩固拓展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2.精准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着力强化档案工作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提升档案资政服务质效,完善资政编研工作机制,加强与业务部门、研究机构的合作联动,充分发挥市档案学会、甬档智库的专业优势,主动为党委政府提供档案资讯和参考建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基层减负赋能,助推平安宁波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

3.提升档案服务利用质效。聚焦群众关切和查档高频事项,简化档案利用手续,充分运用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档案利用提供多元、有效手段,不断提升档案服务利用的能力。加大对各区(县、市)档案馆典型案例的推广应用,着力构建“大馆带小馆、市馆带县馆”的市域档案工作新机制。

二、夯实一项基础,强化档案资源建设与管理

4.坚持资源建设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档案见证宁波记忆工程,全面留存“争一流、创样板、谱新篇”奋斗历程。持续推进《宁波市档案馆档案资源建设规划(2023-2027年)》。加大进馆单位档案接收的力度,提升档案资源量质并举、协同发力,全面实现“十四五”馆藏总量增长40%目标。持续优化馆藏档案结构,加大重点民生领域专业档案资源建设。完善重特大事件和重大活动档案工作联动机制,扎实做好“四重”档案工作。扎实做好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档案指导接收。深化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及推广应用,开展多模态档案数字化,深化档案资源数字化转型,推动建立以档案数字资源为主导的档案资源体系。

5.提升档案基础业务规范化水平。做好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评估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高起点谋划我市“十五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配合开展区(县、市)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专项执法检查,认真做好迎接国家档案局监督检查相关工作。加强馆藏档案精细化管理,完善全宗管理制度,开展数字全宗卷建设。加大档案开放力度,高质量完成馆藏到期档案开放审核。

6.加快档案中心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市档案中心建设项目的控规调整、可研报批、原建筑拆迁等开工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以“智能、绿色、开放、安全”为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宁波市档案中心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指导奉化区新馆建设,推动部分区(县、市)新馆建设纳入“十五五”规划。

三、突出一个重点,推动档案文化繁荣发展

7.着力做好红色档案的保护与开发。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聚焦在红色资源挖掘、抢救保护、红色文化展陈等方面统筹推进。在全市开展抗日战争专题档案征集,联动各区(县、市)档案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档案主题展。充分借智借力借势,与新四军研究会合作,开展抗日战争专题编研。积极与宣传、党史等部门合作,实现红色档案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档案文化宣传质效。

8.大力提升档案文化宣传能力。以“档案文化宣传提升年”为目标,让档案资源“活起来”“亮起来”,让宣传活动出新出彩。深化“档案见证+”品牌建设,充分利用编研、展览资源加强品牌宣传。开展“6·9”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档案文献遗产专题展览,提升档案文化知名度。组织档案馆开放日活动,邀请“一老一少”走进档案馆,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增强政民互动。通过赠送编研书籍、宣传档案法等方式,大力营造懂档案、用档案、重档案的良好氛围,提升社会各界档案法治意识。加强档案文创作品开发,积极探索档案文创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9.整合档案文化宣传矩阵。充分利用“宁波档案”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宁波档案网站等线上平台广泛开展档案文化宣传与互动。积极在《中国档案》杂志、《中国档案报》、《浙江档案》杂志投稿,力争信息录用数量继续保持计划单列市前列。加大与本地新闻媒体联动,不断扩大档案文化宣传的覆盖面,提升档案工作的影响力。

四、锻强一个支撑,构建档案发展新动能

10.坚持档案科技赋能,建设高水平科技支撑体系。建成宁波市区域数字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完善“1+4+N”体系架构,推动制度重塑、治理提效、智慧赋能,深化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档案馆的迭代升级。积极申报国家、省档案局科技项目和做好成果转化应用。今年力争新立项和完成国家、省科技项目各1项以上。开展“人工智能+档案”应用研究,打造“智能编研”、“智能馆库”、“智能开放审核”等一批典型场景应用。持续加大馆室一体化试点工作提质拓面,取得实效,指导区(县、市)档案馆做好试点工作。

11.推进档案数据治理,搭建高质量数据管理体系。深化档案数据治理策略研究与治理工具运用,探索档案数据标注、数据清洗等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重要档案数据化工作,不断发掘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基于馆藏档案数字资源,建设革命历史档案、抗日战争档案等多模态专题数据库。立足“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标,加大数据共享与开放力度,建立馆(室)藏档案数据共享通道,积极打造“甬档通”综合便民服务品牌,不断提升档案治理质效。

12.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着眼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档案干部人才队伍。大力弘扬“六干”作风,持续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举办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兰台讲坛”及6期干部风采展示,与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全市档案馆干部职业技能赛,全力深化档案“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交流轮岗、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大干部培养使用力度,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复合型干部队伍。

五、坚守一条底线,保障档案事业稳健发展

13.筑牢档案实体安全保障。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确保档案实体、网络、信息和数据绝对安全。完善馆库日常安全管理,探索档案清点新模式,严格落实双人出入库、库房巡更等制度。切实落实档案安全工作主体责任,抓好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重点加大对设施设备的安全排查和对服务外包人员的安全保密教育与管理,经常性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14.提高档案数据安全防护。加强档案信息安全常态化管理,开展档案信息化安全风险评估,严格落实等级保护制度,推动档案数据分级分类工作,提高重要数据安全管理水平。依托保密部门认可的查密系统和一体化平台数据脱敏组件,对档案目录全文数据进行涉密涉敏筛查、发现处置、追踪溯源等有效管控。配合实施“异备统建”先导工程,推进区域电子档案备份中心建设。

15.切实保障档案网络安全。时刻保持“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高度警醒,全面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加固防线、守牢底线。发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类平台作用,实现安全协同、风险预警、管理闭环的安全能力叠加,进一步构建完善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依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权威安全机构,提升安全运维团队专业化水平。

除非声明转载,均为宁波档案原创发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