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计划总结
2019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4-15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19年,全市档案部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档案工作“三个走向”根本遵循,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弱项、凸特色、创优势,推进全市档案事业取得了新突破、新进展。

一、坚持政治引领,紧贴中心服务大局有作为

服务主题教育凸显红色主阵地。市档案局馆主动谋划、精心组织承办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展出珍贵档案文献276件(其中我市58件),历时半年为全市两批参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党员提供了鲜活的学习素材。自开展以来,共接待574家单位、15735人次参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专程前往参观,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持续跟进报道。此外,市档案馆还举办了《壮丽70年“甬”创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档案图片展》,以翔实的档案数据展示我市70年发展辉煌成就。市档案馆列入全市第二批党员教育示范基地。鄞州、北仑、宁海、象山等地也从档案视角以图片等形式展示了本地70年发展成就。

局馆机构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市和区县两级档案部门积极落实机构改革要求,推动全市档案工作“一盘棋、双加强”。至2019年底全部完成了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向同级党委办公厅(室)的划转并挂牌,党委办均设有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处(科)室,委办副主任、局长、馆长三位一体配备全部到位,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更加明确。并逐步厘清局馆工作职责,积极探索切合各地实际的局馆分设模式,建立行之有效的统筹协作工作机制,档案部门机构改革进入磨合优化期。

    全面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简办事事项,压缩办事时限,完善办事指南和流程,取消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等3个行政审批事项,档案服务事项全部从承诺件提速为即办件,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掌办率、跑零次率及材料电子化率均实现100%。服务政府数字化转型,“最多跑一次”电子化归档纳入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指标考核,各地电子归档管理统一平台全部建成,政务事项电子化归档实现了门类全覆盖,全市共归档电子文件104万件。

二、加强监督指导,补齐短板规范管理强基础

涉改单位档案处置顺利推进。按照《关于做好全市机构改革档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涉改单位档案处置方案的编制审核已全部完成,市本级20家单位12389卷、76802件档案已全部移交市档案馆,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完成新老单位非进馆档案资源的整合。镇海区涉改单位档案进馆工作也全面完成。市委办对13个市直涉改单位和4个区县(市)机构改革档案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全市在改革前后未出现工作断档、服务缺位及处置争议、档案遗失等问题。

    档案行政监管工作不断规范。落实“互联网+档案监管”要求,推进档案监管规范化、精准化,借助“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开展档案工作日常检查、双随机检查和专项检查,全年全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设置检查任务52项,对234家单位进行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镇海区实施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整改落实和问责制度,按照一部门一清单开展全流程监管;北仑区对67家单位移交进馆档案实行包干管理;奉化实施书面记录反馈制度,使督导工作有据可查;宁海以备案形式开展辖区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的登记监管工作。

    档案基层基础建设量质并举。以业务建设评价为抓手推动全市档案馆基础业务水平整体提升。市档案馆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评价中名列第11位,在副省级城市中列第3位,在全省档案馆业务建设推进会和区域档案馆业务评价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2019年,海曙、北仑、宁海、象山通过省级业务建设评价,目前全市共8家档案馆完成了省级以上业务评价。基层档案室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市41家单位通过省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市、县两级档案部门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农村土地确权、中东欧博览会等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及时进行跟踪指导

三、不断创新拓展,深挖资源聚焦服务惠民生

    档案资源数量大幅提增。2019年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共接收档案230472卷、290929件,其中市档案馆接收档案67228卷、101402件,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馆藏增量40%的目标。市档案馆对《宁波市档案馆新一轮档案(2001-2010)接收细则》进行修订,进一步规范档案进馆流程。加强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市档案馆接收首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各门类档案近1万件,同时启动《法国所藏有关宁波的档案资料搜集与整理》和《涉甬西文古籍征集与整理》项目。北仑、慈溪、象山等地加强地方特色档案、著名人物档案以及散存在民间的珍贵档案的征集工作,宁海完成省级档案文献遗产目录——“清代宁海育婴堂档案”的编辑工作。

档案利用服务不断深化。全年全市国家档案馆共接待档案利用者43286人次,利用档案资料93275卷(件),其中慈溪全年提供查档达到14266人次。鄞州采用“可信认证+人脸识别”系统,为查档者提供无证件查档便利。深化“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新增与大连市、成都市、北京市海淀区等地民生档案的异地查档服务。镇海区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区、镇、村三级共享数据建设,向基层推送涉农档案信息20余万条;奉化区开发查档下乡服务平台,把档案查阅服务延伸到镇(街道)和行政村;象山县在各镇乡街道和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民生档案查询点,实现“远程查档、近端出证”。

    用档案讲好宁波故事。深挖馆藏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围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各地结合“6·9国际档案日”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市档案局馆与宁波经济广播电台合作推出“红旗漫卷浙东——70年前那一天”全媒体采访活动,系列报道文字、音频、视频同步推出,“宁波发布”头条转载。海曙区、鄞州区“跟着档案去旅行”之章水、沙村纪录片在浙江电视台播出,慈溪乡贤档案登上中央电视台纪实频道,余姚“红色政权货币展”纳入省档案馆国际档案日活动主题展。宁海县《票证的故事》入选中国青年网主办的征集活动“最震撼网民的70件镇馆之宝”。全市在国家和省档案一报两刊发表66篇,地方主流媒体发表320篇;立足馆藏档案、注重原创的宁波档案微信公众号在全国档案系统榜单上排名第23,比去年上升17位,用档案讲述宁波故事,发出了档案好声音。

四、持续攻坚克难,档案信息化建设再增速

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协同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市档案馆虚拟机房系统入选“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档案信息化成就展,鄞州区启动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象山、宁海高分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测试,全市国家级数字档案馆达到8家。全市数字档案室建设不断深入,新增省级示范数字档案室27家、规范化数字档案室36家、数字档案室85家,公安系统16家数字档案室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全市示范数字档案室创建率达到60%以上。市档案局编印《档案信息化建设法规标准汇编》,为基层档案信息化工作提供操作指南。

数字资源建设增量提质。根据服务民生需要,各地进一步完善馆藏结构,丰富数字资源。数字化进度不断加快,全市综合档案馆馆藏数字化档案超过1亿页,数字化率达到80%。市档案馆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电子化归档管理统一平台及数字档案馆升级改造项目,在完成全部存量馆藏数字化基础上,工作重心向增量电子化转移。政府网站网页资源归档试点工作不断深化优化,实现网页档案自动采集,在公共数据实时转化方面迈出坚实一步,截至2019年底,已归档网页档案500万件。出台了首个地方标准《政府网站网页归档与管理规范》,市局馆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OFD在政府网站网页归档中的应用指南》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并公示,为政府网站网页归档提供了宁波标准和样本。

档案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全市科研工作成果显著,市档案局与市卫健委联合申报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共享、开放和应用的研究》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特等奖和一等奖空缺),实现我市档案科研项目国家奖项零的突破。《无钥签名在档案数字资源可信认证的应用研究》列入国家局档案科研项目,市规划与地理信息中心《基于AI识别技术的城市规划档案数据价值挖掘研究》、奥克斯集团《“互联网+”环境下基于知识图谱的企业电子文件全流程管理创新研究》列入省级档案科研项目。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虚拟档案员”—web2.0时代公民参与档案事务的新模式研究》完成验收(结题)。

五、增强忧患意识,档案安全风险隐患严防控

    开展档案安全检查。对照《档案馆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市档案局组织开展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安全专项检查,强化档案安全风险治理,提升档案安全风险应对能力,完善档案安全工作常态化机制。落实全市档案网站群的云防护措施,启动国家档案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依托第三方权威安全机构,对全市国家档案馆开展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全面评测档案馆现有软硬件系统并对面临的风险做出预判和分析,据此进一步排除安全隐患,全市档案馆风险管理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加强。

    做好档案安全防护。加强综合档案馆实体和信息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重大节假日、特殊天气、重大活动时期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内部巡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市档案馆对馆库大楼、档案库房设施设备及OA 系统进行维护升级;鄞州区投入398万建设“火患灾情”控制系统,江北区对库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镇海区实行网站安全巡查制度,北仑区加强库房设备运行巡查监测,UPS间安全隐患进行改造继续加强电子档案备份工作,开展重要档案信息资源异地备份,完成2017-2018年全市重要电子档案数据94TB在长春的异地备份,市本级完成61家单位的数据备份。

    推进档案馆库建设。全市档案馆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市档案中心确定选址原市委党校旧址,正式启动项目建议书编制。余姚市档案馆新馆于9月结顶,进入内部及外墙装修阶段。江北区档案馆确定新馆改建方案,于1226日正式开工。市城建档案馆新馆建成,即将开始搬迁工作。

六、加强政治淬炼,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显实效

扎扎实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同推动档案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五档共建再深化,改革创新再出发”解放思想大讨论,市局馆以推进机构改革为重点,调查研究用心用脑,检视问题深入深刻,整改落实见人见事,并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制订出台《内部管理制度》、《作风建设口袋书》等。奉化对工作责任清单进行全面细化,绘制工作流程图,让干部职工“看图做事”、办事群众“照图办事”、监督机构“按图监督”。全市档案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焕发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干事业的精气神。省委副秘书长刘芸在2018年全市档案工作汇编《回眸2018》上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宁波档案工作。

    不断提升档案业务能力。建立全市档案专家库,首批80名专家入库,9名特聘专家分类指导年度重点工作,参与全市业务评价、专项工作论证,建言献策,发挥了智囊团、咨询库作用。做好全市档案职称评审工作,通过档案初中级职称考试90人、副高职称评审6人。推荐镇海区档案馆、鄞州区档案馆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推荐金雷等7名同志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目前已进行公示。根据机构改革后市级部门档案队伍变化大的实际,及时调整档案工作协作组。升级完善全市档案网络教育平台,举办全市档案干部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及继续教育培训,共700余人参加。市档案馆举办“兰台讲坛”等20余次讲座和活动。海曙区举办档案业务技能大比武,并开展“兰台匠人”评选活动。

    一年来,全市档案部门紧贴中心、履职尽责,推动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坚持“档案工作姓党”,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找准档案工作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更加昂扬的干劲,继续推动宁波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4-15 来源:

 

2019年,全市档案部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档案工作“三个走向”根本遵循,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弱项、凸特色、创优势,推进全市档案事业取得了新突破、新进展。

一、坚持政治引领,紧贴中心服务大局有作为

服务主题教育凸显红色主阵地。市档案局馆主动谋划、精心组织承办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展出珍贵档案文献276件(其中我市58件),历时半年为全市两批参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党员提供了鲜活的学习素材。自开展以来,共接待574家单位、15735人次参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专程前往参观,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持续跟进报道。此外,市档案馆还举办了《壮丽70年“甬”创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档案图片展》,以翔实的档案数据展示我市70年发展辉煌成就。市档案馆列入全市第二批党员教育示范基地。鄞州、北仑、宁海、象山等地也从档案视角以图片等形式展示了本地70年发展成就。

局馆机构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市和区县两级档案部门积极落实机构改革要求,推动全市档案工作“一盘棋、双加强”。至2019年底全部完成了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向同级党委办公厅(室)的划转并挂牌,党委办均设有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处(科)室,委办副主任、局长、馆长三位一体配备全部到位,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更加明确。并逐步厘清局馆工作职责,积极探索切合各地实际的局馆分设模式,建立行之有效的统筹协作工作机制,档案部门机构改革进入磨合优化期。

    全面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简办事事项,压缩办事时限,完善办事指南和流程,取消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等3个行政审批事项,档案服务事项全部从承诺件提速为即办件,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掌办率、跑零次率及材料电子化率均实现100%。服务政府数字化转型,“最多跑一次”电子化归档纳入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指标考核,各地电子归档管理统一平台全部建成,政务事项电子化归档实现了门类全覆盖,全市共归档电子文件104万件。

二、加强监督指导,补齐短板规范管理强基础

涉改单位档案处置顺利推进。按照《关于做好全市机构改革档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涉改单位档案处置方案的编制审核已全部完成,市本级20家单位12389卷、76802件档案已全部移交市档案馆,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完成新老单位非进馆档案资源的整合。镇海区涉改单位档案进馆工作也全面完成。市委办对13个市直涉改单位和4个区县(市)机构改革档案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全市在改革前后未出现工作断档、服务缺位及处置争议、档案遗失等问题。

    档案行政监管工作不断规范。落实“互联网+档案监管”要求,推进档案监管规范化、精准化,借助“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开展档案工作日常检查、双随机检查和专项检查,全年全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设置检查任务52项,对234家单位进行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镇海区实施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整改落实和问责制度,按照一部门一清单开展全流程监管;北仑区对67家单位移交进馆档案实行包干管理;奉化实施书面记录反馈制度,使督导工作有据可查;宁海以备案形式开展辖区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的登记监管工作。

    档案基层基础建设量质并举。以业务建设评价为抓手推动全市档案馆基础业务水平整体提升。市档案馆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评价中名列第11位,在副省级城市中列第3位,在全省档案馆业务建设推进会和区域档案馆业务评价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2019年,海曙、北仑、宁海、象山通过省级业务建设评价,目前全市共8家档案馆完成了省级以上业务评价。基层档案室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市41家单位通过省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市、县两级档案部门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农村土地确权、中东欧博览会等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及时进行跟踪指导

三、不断创新拓展,深挖资源聚焦服务惠民生

    档案资源数量大幅提增。2019年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共接收档案230472卷、290929件,其中市档案馆接收档案67228卷、101402件,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馆藏增量40%的目标。市档案馆对《宁波市档案馆新一轮档案(2001-2010)接收细则》进行修订,进一步规范档案进馆流程。加强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市档案馆接收首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各门类档案近1万件,同时启动《法国所藏有关宁波的档案资料搜集与整理》和《涉甬西文古籍征集与整理》项目。北仑、慈溪、象山等地加强地方特色档案、著名人物档案以及散存在民间的珍贵档案的征集工作,宁海完成省级档案文献遗产目录——“清代宁海育婴堂档案”的编辑工作。

档案利用服务不断深化。全年全市国家档案馆共接待档案利用者43286人次,利用档案资料93275卷(件),其中慈溪全年提供查档达到14266人次。鄞州采用“可信认证+人脸识别”系统,为查档者提供无证件查档便利。深化“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新增与大连市、成都市、北京市海淀区等地民生档案的异地查档服务。镇海区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区、镇、村三级共享数据建设,向基层推送涉农档案信息20余万条;奉化区开发查档下乡服务平台,把档案查阅服务延伸到镇(街道)和行政村;象山县在各镇乡街道和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民生档案查询点,实现“远程查档、近端出证”。

    用档案讲好宁波故事。深挖馆藏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围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各地结合“6·9国际档案日”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市档案局馆与宁波经济广播电台合作推出“红旗漫卷浙东——70年前那一天”全媒体采访活动,系列报道文字、音频、视频同步推出,“宁波发布”头条转载。海曙区、鄞州区“跟着档案去旅行”之章水、沙村纪录片在浙江电视台播出,慈溪乡贤档案登上中央电视台纪实频道,余姚“红色政权货币展”纳入省档案馆国际档案日活动主题展。宁海县《票证的故事》入选中国青年网主办的征集活动“最震撼网民的70件镇馆之宝”。全市在国家和省档案一报两刊发表66篇,地方主流媒体发表320篇;立足馆藏档案、注重原创的宁波档案微信公众号在全国档案系统榜单上排名第23,比去年上升17位,用档案讲述宁波故事,发出了档案好声音。

四、持续攻坚克难,档案信息化建设再增速

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协同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市档案馆虚拟机房系统入选“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档案信息化成就展,鄞州区启动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象山、宁海高分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测试,全市国家级数字档案馆达到8家。全市数字档案室建设不断深入,新增省级示范数字档案室27家、规范化数字档案室36家、数字档案室85家,公安系统16家数字档案室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全市示范数字档案室创建率达到60%以上。市档案局编印《档案信息化建设法规标准汇编》,为基层档案信息化工作提供操作指南。

数字资源建设增量提质。根据服务民生需要,各地进一步完善馆藏结构,丰富数字资源。数字化进度不断加快,全市综合档案馆馆藏数字化档案超过1亿页,数字化率达到80%。市档案馆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电子化归档管理统一平台及数字档案馆升级改造项目,在完成全部存量馆藏数字化基础上,工作重心向增量电子化转移。政府网站网页资源归档试点工作不断深化优化,实现网页档案自动采集,在公共数据实时转化方面迈出坚实一步,截至2019年底,已归档网页档案500万件。出台了首个地方标准《政府网站网页归档与管理规范》,市局馆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OFD在政府网站网页归档中的应用指南》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并公示,为政府网站网页归档提供了宁波标准和样本。

档案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全市科研工作成果显著,市档案局与市卫健委联合申报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共享、开放和应用的研究》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特等奖和一等奖空缺),实现我市档案科研项目国家奖项零的突破。《无钥签名在档案数字资源可信认证的应用研究》列入国家局档案科研项目,市规划与地理信息中心《基于AI识别技术的城市规划档案数据价值挖掘研究》、奥克斯集团《“互联网+”环境下基于知识图谱的企业电子文件全流程管理创新研究》列入省级档案科研项目。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虚拟档案员”—web2.0时代公民参与档案事务的新模式研究》完成验收(结题)。

五、增强忧患意识,档案安全风险隐患严防控

    开展档案安全检查。对照《档案馆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市档案局组织开展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安全专项检查,强化档案安全风险治理,提升档案安全风险应对能力,完善档案安全工作常态化机制。落实全市档案网站群的云防护措施,启动国家档案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依托第三方权威安全机构,对全市国家档案馆开展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全面评测档案馆现有软硬件系统并对面临的风险做出预判和分析,据此进一步排除安全隐患,全市档案馆风险管理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加强。

    做好档案安全防护。加强综合档案馆实体和信息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重大节假日、特殊天气、重大活动时期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内部巡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市档案馆对馆库大楼、档案库房设施设备及OA 系统进行维护升级;鄞州区投入398万建设“火患灾情”控制系统,江北区对库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镇海区实行网站安全巡查制度,北仑区加强库房设备运行巡查监测,UPS间安全隐患进行改造继续加强电子档案备份工作,开展重要档案信息资源异地备份,完成2017-2018年全市重要电子档案数据94TB在长春的异地备份,市本级完成61家单位的数据备份。

    推进档案馆库建设。全市档案馆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市档案中心确定选址原市委党校旧址,正式启动项目建议书编制。余姚市档案馆新馆于9月结顶,进入内部及外墙装修阶段。江北区档案馆确定新馆改建方案,于1226日正式开工。市城建档案馆新馆建成,即将开始搬迁工作。

六、加强政治淬炼,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显实效

扎扎实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同推动档案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五档共建再深化,改革创新再出发”解放思想大讨论,市局馆以推进机构改革为重点,调查研究用心用脑,检视问题深入深刻,整改落实见人见事,并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制订出台《内部管理制度》、《作风建设口袋书》等。奉化对工作责任清单进行全面细化,绘制工作流程图,让干部职工“看图做事”、办事群众“照图办事”、监督机构“按图监督”。全市档案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焕发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干事业的精气神。省委副秘书长刘芸在2018年全市档案工作汇编《回眸2018》上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宁波档案工作。

    不断提升档案业务能力。建立全市档案专家库,首批80名专家入库,9名特聘专家分类指导年度重点工作,参与全市业务评价、专项工作论证,建言献策,发挥了智囊团、咨询库作用。做好全市档案职称评审工作,通过档案初中级职称考试90人、副高职称评审6人。推荐镇海区档案馆、鄞州区档案馆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推荐金雷等7名同志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目前已进行公示。根据机构改革后市级部门档案队伍变化大的实际,及时调整档案工作协作组。升级完善全市档案网络教育平台,举办全市档案干部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及继续教育培训,共700余人参加。市档案馆举办“兰台讲坛”等20余次讲座和活动。海曙区举办档案业务技能大比武,并开展“兰台匠人”评选活动。

    一年来,全市档案部门紧贴中心、履职尽责,推动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坚持“档案工作姓党”,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找准档案工作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更加昂扬的干劲,继续推动宁波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宁波市档案局、宁波市档案馆主办
宁波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承办

地址:(正大门)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69号
备案编号:浙ICP备0506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