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 (558~638) 字伯施,唐初余姚人。幼过继叔父虞寄为子。少与兄世基从史学家顾野王学。陈天嘉年间,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亡后入隋,605年至618年(大业年间)任秘书郎、起居舍人。炀帝爱其才,但嫌他峭正,官七品,十年不升。隋亡,一度为窦建德黄门侍郎。621年(唐武德四年)为李世民秦王府参军,转记室,授弘文馆学士,改太子中舍人。627年(贞观元年)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任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时年69岁,请求告老,不准。改任太子右庶子,固辞,后改任秘书监,封爵永兴县子。634年(贞观八年)进爵永兴县公。议论持正,敢于直谏,借陇右山崩、天现彗星等灾异,劝谏太宗整顿刑狱,救济灾民,劝告太宗“勿以功高而自矜,勿以太平久而自骄,慎终于初。,,高祖死,太宗拟厚葬,他引征典故力主薄葬。太宗晚年好田猎,又劝谏息猎,以免扰民。太宗尝作宫体诗,命群臣相和,独他以“体非雅正”不奉诏。638年致仕,授银青光禄大夫。太宗称他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世南卒后,又谓:“世南于我犹一体,拾遗补阙,无日忘之,盖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诏陪葬昭陵,画像于凌烟阁,赠礼部尚书,谥文懿。书法得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传授,继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传世书迹有石刻《孔子庙堂碑》等。著有《帝王略论》、《书旨述》、《笔髓论》、《观学篇》等,有民国《四明丛书》本《虞秘监集》四卷行世。编有《北堂书钞》160卷,为国内现存第一部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