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华英字典》满满宁波元素!里面标注了宁波话发音

发布时间:2025-02-27

信息来源: 信息技术处

《华英字典》是20世纪前半世纪最为流行的一部巨型汉英词典,为英国汉学家翟理斯任英国驻宁波领事期间的著作。翟理斯被誉为“英国三大汉学星座之一”,是领事馆汉学家的杰出代表。他著作等身,一生翻译了孔子、老子、庄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多部著作;而在宁波完成的恢宏巨著《华英字典》是他的最高成就,也是宁波作为语言文字改革先行地和汉语拼音主要发源地的文献佐证。

《宁波方言文献集成  华英字典》

翟理斯与宁波

翟理斯与宁波的渊源很深。1873年,他第一次来到宁波任职,就翻译了最早流传于宁波的经典文献《三字经》。

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翟理斯

1873年在宁波初次任职时翻译的《三字经》

1880年,在厦门担任领事期间,翟理斯查扣了一艘英国船只,解救了四十余位从宁波拐骗而来的未成年女孩。厦门士绅为表示感谢,向翟理斯赠送了万民伞。1888年,他向英国外交部提出了申请,希望将他派驻宁波。他在厦门义救宁波未成年女孩的行为为他在宁波博得了足够的声望,加上十余年前也曾在宁波任职,英国外交部便派他回宁波。1889年,翟理斯回到宁波,担任英国驻宁波领事,一心投身于《华英字典》的编撰工作。

翟理斯家族

《华英字典》出版

1892年11月,初版《华英字典》在上海别发洋行出版。字典最大的贡献是改进了威妥玛创立的拼音法,确立了汉语拉丁化的拼写标准。威妥玛拼音也因此又称为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

翟理斯夫妇在英国驻宁波领事馆的起居室

1906年春,上海举行了帝国邮电联席会议。会议决定对中国地名的拉丁字母拼写法进行统一和规范,以初版《华英字典》中的拼写法为依据。只是为了适合打电报的需要,会议决定不采用任何附加符号(例如送气符号等)。这个拼音方案被称作邮政式拼音,是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的变体。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从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半官方拼音方案,并成为第一个汉语拉丁化拼写的国际标准。

英国领事馆旧照

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的影响

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在确立后,在国际上流行了近百年。直到1982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现代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它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不过,纵然汉语拼音已经取代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但许多广泛使用的专有名词仍以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或其变体邮政式拼音)出现。

一是很多地名的英文翻译得以保留。如: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的英文校名。还有用邮政式拼音“TZE KI”注音的慈溪(今慈城)火车站。

地名用邮政式拼音TZE KI注音的慈溪(今慈城)火车站老照片(慈城镇提供)

苏州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校徽

二是许多享誉海内外的品牌依旧使用。如:茅台酒(Moutai),中华烟(Chunghwa),张裕葡萄酒(Changyu),青岛啤酒(Tsingtao)等等。

茅台酒,张裕葡萄酒,青岛啤酒商标

三是有些使用威式拼音的专有名词已被吸纳为英文的外来语。例如:易经(I Ching)、清明节(Chingming Festival)、功夫(Kungfu)、太极(Taichi)、宫保鸡丁(Kungpao Chicken),等等。

四是在西方的学术界,某些历史名人的英文拼写方式也采用了威式拼音。例如:孙中山(Sun Yat-sen),蒋介石(Chiang Kai-shek),宋庆龄(Soong Ching-ling),宋美龄(Soong May-Iing)等等。

一本充满方言元素的字典

《华英字典》还是第一本标注 12 种语言(方言)汉字读音的大型字典。翟理斯在合作者——英国汉学家、前驻温州领事庄严龄(Edward Harper Parkerr,1849年7月3日—1926年)的帮助下,标注了9种方言音和3种域外汉字音。各地方言分别用英文字母C(广东)、H(客家)、F(福州)、W(温州)、N(宁波)、P(北京)、M(华中,即汉口)、Y(扬州)、S z(四川)、K(高丽,即朝鲜)、J(日本)、A(安南,即越南)等表示。在19世纪,像宁波这样的南方城市,地方盛行的不是北京官话,而是本地方言。西方翻译在京学了北京官话之后,来到被派驻的城市,却发现自己所学根本就用不上。字典由此收到了各国来华工作人员的广泛欢迎。

庄严龄

《华英字典》也为汉语音韵学研究开辟了崭新天地。庄延龄在序言中专门撰写了一篇题为“语言学随笔”的长文来说明各种方言材料以及各种方言(含域外汉字音)的亲缘关系。字典里多种汉字语音的记音记录,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基本材料;字典里多种汉字语音的记音方法,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方法。字典的记音记录和研究方法也让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受益匪浅,为他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1892年初版《华英字典》

《华英字典》也是第一部完整并如实记载宁波方言元音音位大转移历史的珍贵档案和方言文献。通过与开埠初年的丁韪良宁波话罗马字、《鄞县通志》记载的民国宁波音、《宁波市志》记载的当代宁波音相比较,今人能够从第一手资料里得知宁波方言一百多年来语音的历史演变。稍后的德国汉学家、浙海关税务司穆麟德虽然发现丁韪良方案中的韵母音值已经与时音音值不一,如o已经裂化为双元音,n韵尾已经弱化为鼻化音,但他没有像翟理斯、庄延龄这样与时俱进,仍旧在《宁波方言音节》中沿用了丁韪良方案。

《华英字典》中对一首诗以宁波方言发音的注释

《华英字典》对“浙”、“甬”的注释

《华英字典》对“宁”、“鄞”的注释的注释

由于《华英字典》,翟理斯还于1911年获得国际汉学最高荣誉“儒莲奖”。1912年二版《华英字典》前言里,翟理斯曾用汉字成语“饮水思源”表达他的心情。他成就的取得,与他在宁波的时光密切相关,以至于他经常在自己著作的作品姓名下方写上“剑桥大学汉学教授及大英帝国驻宁波前任领事”的头衔。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