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要闻>业内动态
档案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是应届毕业生进入社会的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2-09-01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每年毕业季,档案存放转递迎来高峰期。
档案,记录过往经历,伴随一生成长。作为“第二张身份证”,个人档案中教育经历、政治面貌、各类奖惩评价等文件材料,在升学就业、政审考察、申报职称、核定社保待遇等重要环节起到参考凭证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缺乏重视或不了解存放要求,导致毕业生档案失效情况时有发生;长时间异地存放遗忘丢失,灰色收费服务大量存在等问题也需解决。

档案存放是进入社会第一课

“每年毕业季,学生都需要完成转档案和转党团关系工作,才能办理离校手续。根据自身情况妥善放置档案,是他们进入社会的第一课。”天津某高校辅导员郭老师多年来一直负责毕业生档案工作,“个人档案一般包含初高中毕业登记表、高考志愿记录、大学学习情况、实习鉴定等材料,毕业时会放入学历证书复印件和党团关系、政审材料、调档函和报到证。进入工作单位后,学生档案成为他们的人事档案。”
今年6月,上海某高校应届毕业生金霄兰第一次处理自己的档案存放问题,在学校、人才服务中心、户籍地街道三方之间困扰了很久。“由于我未确定工作,毕业时想将档案暂存学校,但学校要求离校前必须转走档案。于是,我联系了学校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中心,但因档案在个人手中被拒绝接收,让我将档案迁回户籍地街道。后来我又联系了街道居委会,他们表示没有接收过毕业生档案。没有想到档案存放的要求这么多。”金霄兰说。
一般情况,学校对于暂缓就业学生有义务在两年择业期内保管学生档案,但各地高校具体实施情况不同。受到就业率统计影响,学校更鼓励学生尽快找到工作,将档案放至工作单位或是返回原籍。每年毕业季高峰期,人才服务中心会通过学校直接对接大量档案。金霄兰因错过学校集中派遣,导致档案无处可去。
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小林则在转档过程中遇到难题。去年3月,他参加了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由于疫情当年招录推迟,因此小林毕业时将档案迁到人才服务中心暂存。9月,用人单位为小林开具了调档函,要求他将档案直接从学校派遣到单位。“而人才服务中心不认可这份调档函,因此无法派遣。学校也不能再将我的档案调回去,这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流动人员管理档案期待更便捷

根据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管理,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档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聘用人员、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自费出国留学及其他因私出国人员、自由职业或灵活就业人员都属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范畴。
记者采访多名毕业生了解到,因其就业公司无法接收档案,公司所在城市只有本地高校毕业生和本地户籍才能存放,因此只能将档案放回户籍地,无法做到“档随人走”。检索社交平台中有关档案的话题,不少人表示因当年毕业时档案没有存放在当地,长时间遗忘导致丢失,需要时再难寻找,影响了深造升职。
临近退休的张恒勇也受此影响。他曾在事业单位工作5年,后辞职经商。根据国家规定,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实施前,按照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张先生申请办理视同缴费年限认证时,人社部门要求提供职工原始档案进行审核。时过多年,档案下落不明,由于无法证明当年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时间,张先生只能放弃认证。
一方面,对档案不清楚不重视,认为其可有可无;另一方面,调档程序繁琐、转递过程相对滞后,导致人员多次流动后档案不知所终。还有一些人在不断“跳槽”和异地求职中,最终选择放弃个人档案,成为“弃档族”。
日前,人社部政务服务平台的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上线,全国开通档案服务“跨省通办”的机构都能在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直接查询。除档案查询,档案接收和转递、开具相关证明、提供政审材料、办理进度查询等跨地区服务事项也在陆续完善,流动人员管理档案将会更加方便快捷。

莫让档案成为“绊脚石”

档案合理存放,不仅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事关大众的公共服务内容。人事档案属于国家法定、归口管理的公共信息,自2015年起,各地方人社部门所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取消收取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查阅费、证明费、档案转递费等名目的费用。
但市面上一些公司仍提供以档案查询、存放、调转为主要内容的收费服务。记者在电商平台查询到,这些档案服务产品大多依靠情况单独定价,从查询档案到补档激活等服务,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档案查询排名靠前的产品,截至8月中旬月销量就达到5000多单。记者通过咨询多个商家发现,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和依据。
“重视档案合理存放,莫让它成为人生的‘绊脚石’。”天津某高校辅导员郭老师说,“近些年,各学校对档案工作非常重视,会专门安排课程为毕业生讲解档案的重要性和派遣流程,每个学生的落实情况也会及时统计,督促他们处理好档案存放问题。”
多位高校人士建议,毕业时,应选择各地方人社部门所属的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并根据就业、户籍、当地人才引进等政策要求采取不同的档案派遣方式。已就业者,档案存放于具备管理权限的用人单位或委托单位所在地人才市场进行管理;未就业学生,可将档案暂存学校或高校所在地人才服务中心,留学生可以选择将档案存放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个人就业发生变化要及时转递档案,保证“档随人走”,避免影响后续发展。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周子元)

档案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是应届毕业生进入社会的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2-09-01 来源:
每年毕业季,档案存放转递迎来高峰期。
档案,记录过往经历,伴随一生成长。作为“第二张身份证”,个人档案中教育经历、政治面貌、各类奖惩评价等文件材料,在升学就业、政审考察、申报职称、核定社保待遇等重要环节起到参考凭证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缺乏重视或不了解存放要求,导致毕业生档案失效情况时有发生;长时间异地存放遗忘丢失,灰色收费服务大量存在等问题也需解决。

档案存放是进入社会第一课

“每年毕业季,学生都需要完成转档案和转党团关系工作,才能办理离校手续。根据自身情况妥善放置档案,是他们进入社会的第一课。”天津某高校辅导员郭老师多年来一直负责毕业生档案工作,“个人档案一般包含初高中毕业登记表、高考志愿记录、大学学习情况、实习鉴定等材料,毕业时会放入学历证书复印件和党团关系、政审材料、调档函和报到证。进入工作单位后,学生档案成为他们的人事档案。”
今年6月,上海某高校应届毕业生金霄兰第一次处理自己的档案存放问题,在学校、人才服务中心、户籍地街道三方之间困扰了很久。“由于我未确定工作,毕业时想将档案暂存学校,但学校要求离校前必须转走档案。于是,我联系了学校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中心,但因档案在个人手中被拒绝接收,让我将档案迁回户籍地街道。后来我又联系了街道居委会,他们表示没有接收过毕业生档案。没有想到档案存放的要求这么多。”金霄兰说。
一般情况,学校对于暂缓就业学生有义务在两年择业期内保管学生档案,但各地高校具体实施情况不同。受到就业率统计影响,学校更鼓励学生尽快找到工作,将档案放至工作单位或是返回原籍。每年毕业季高峰期,人才服务中心会通过学校直接对接大量档案。金霄兰因错过学校集中派遣,导致档案无处可去。
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小林则在转档过程中遇到难题。去年3月,他参加了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由于疫情当年招录推迟,因此小林毕业时将档案迁到人才服务中心暂存。9月,用人单位为小林开具了调档函,要求他将档案直接从学校派遣到单位。“而人才服务中心不认可这份调档函,因此无法派遣。学校也不能再将我的档案调回去,这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流动人员管理档案期待更便捷

根据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管理,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档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聘用人员、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自费出国留学及其他因私出国人员、自由职业或灵活就业人员都属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范畴。
记者采访多名毕业生了解到,因其就业公司无法接收档案,公司所在城市只有本地高校毕业生和本地户籍才能存放,因此只能将档案放回户籍地,无法做到“档随人走”。检索社交平台中有关档案的话题,不少人表示因当年毕业时档案没有存放在当地,长时间遗忘导致丢失,需要时再难寻找,影响了深造升职。
临近退休的张恒勇也受此影响。他曾在事业单位工作5年,后辞职经商。根据国家规定,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实施前,按照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张先生申请办理视同缴费年限认证时,人社部门要求提供职工原始档案进行审核。时过多年,档案下落不明,由于无法证明当年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时间,张先生只能放弃认证。
一方面,对档案不清楚不重视,认为其可有可无;另一方面,调档程序繁琐、转递过程相对滞后,导致人员多次流动后档案不知所终。还有一些人在不断“跳槽”和异地求职中,最终选择放弃个人档案,成为“弃档族”。
日前,人社部政务服务平台的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上线,全国开通档案服务“跨省通办”的机构都能在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直接查询。除档案查询,档案接收和转递、开具相关证明、提供政审材料、办理进度查询等跨地区服务事项也在陆续完善,流动人员管理档案将会更加方便快捷。

莫让档案成为“绊脚石”

档案合理存放,不仅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事关大众的公共服务内容。人事档案属于国家法定、归口管理的公共信息,自2015年起,各地方人社部门所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取消收取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查阅费、证明费、档案转递费等名目的费用。
但市面上一些公司仍提供以档案查询、存放、调转为主要内容的收费服务。记者在电商平台查询到,这些档案服务产品大多依靠情况单独定价,从查询档案到补档激活等服务,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档案查询排名靠前的产品,截至8月中旬月销量就达到5000多单。记者通过咨询多个商家发现,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和依据。
“重视档案合理存放,莫让它成为人生的‘绊脚石’。”天津某高校辅导员郭老师说,“近些年,各学校对档案工作非常重视,会专门安排课程为毕业生讲解档案的重要性和派遣流程,每个学生的落实情况也会及时统计,督促他们处理好档案存放问题。”
多位高校人士建议,毕业时,应选择各地方人社部门所属的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并根据就业、户籍、当地人才引进等政策要求采取不同的档案派遣方式。已就业者,档案存放于具备管理权限的用人单位或委托单位所在地人才市场进行管理;未就业学生,可将档案暂存学校或高校所在地人才服务中心,留学生可以选择将档案存放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个人就业发生变化要及时转递档案,保证“档随人走”,避免影响后续发展。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周子元)

宁波市档案局、宁波市档案馆主办
宁波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承办

地址:(正大门)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69号
备案编号:浙ICP备0506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