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资源>宁波记忆>美食风俗
宁波人的端午美食
发布时间:2023-06-02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对于自带吃货属性的宁波人来说,端午节除了相关习俗,当然少不了各色美食。有甜糯清爽的碱水粽,有十多道时令菜肴“组合出道”的传统美食“五黄六白”,还有不少宁波地区流行吃的乌馒头等。 

  宁波碱水粽
  粽子的种类繁多,包法不一,光在浙江省境内,广为人知的就有嘉兴粽子和湖州粽子。宁波传统的粽子和这两地的都不一样,最具代表的就是碱水粽。宁波的碱水粽,清香软糯,极具传统滋味。宁波民谣《十二月节气歌》中有“五月白糖揾粽子,六月桥头摇扇子”之说,另外还有“酒入雄黄粽子香,要尝味道到端阳”的说法。
  
  宁波碱水粽 小啊呜 摄
  宁波碱水粽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粽叶用的是较大较宽的老黄箬叶,宁波人俗称“捏壳”。箬壳是毛笋在成长为竹的过程中层层脱落的竹皮。用来包粽子的箬壳,最好取竹子嫩头脱落、宽10厘米左右的。洗净晒干,等到端午的时候,还要拿到水里泡软捋平才能用。另外如果要自己动手做,碱水比例的拿捏也很重要。不管是多了还是少了都会影响口感。而吃的时候蘸白糖,是为了把箬壳的清香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说,宁波的碱水粽,是名副其实的“原味粽”。
  
  白糖蘸碱水粽 来源:鄞响

 

  从前端午粽子是主妇们自家裹的。据宁波《时事公报》1930年5月7日报道,当年宁波城中曾举办过端午粽子赛会。宁波的巧妇们将在家中预先做好的粽子集聚一堂,供宾客观赏品评。粽子的式样有鸳鸯枕、凤头、莲船、石榴,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其馅有荤有素,其味有甜有咸,五味杂陈。最终评定莲船式样为最佳,该粽长约一尺许,粗如玉臂,内掺白糯米、栗子肉、火腿、鸡丝,外裹箬壳,扎以彩绳,编成“请尝”“端阳”字样,有棱有角,悦目动人。入水煮熟,去箬切片,盛于瓷盆,遍尝亲友,味极鲜美。有人赋诗赞云:“未曾剥壳香盈溢,便经入腹齿犹芳。” 
  “五黄六白”之“五黄”
  端午节,宁波人除了要吃碱水粽,更要上一桌“五黄六白”的大宴。孔子曾经说过,“不时不食”,我们要吃应季的食物。而作为宁波人的端午节美食,“五黄六白”就是其中的代表。“五黄”一般指黄瓜、黄鱼、黄鳝、咸蛋黄、雄黄酒;“六白”指白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和白切肉。各个地区之间略有差异,其实不必过分纠结,只要围绕“黄”“白”字头的食材凑齐即可。
  “五黄六白”中的主角是大黄鱼。千百年来,宁波人对东海大黄鱼一直偏爱有加。不过现在因为野生大黄鱼的价格实在是天文数字,加上正处禁渔期,所以一般不会上宁波人的餐桌。咸菜大汤黄鱼是宁波传统的特色名菜,是老宁波记忆中的一口咸鲜味。
  
  咸菜大汤黄鱼 来源:甬派
  黄鳝的出场,也是伴随着宁波菜中的另一道名菜——宁式鳝丝。俗话说“端午黄鳝赛人参”,当季黄鳝肉质鲜美,搭配以韭芽、茭白、蚕豆瓣做成宁式鳝丝,是正宗宁波老味道。
  
  宁式鳝丝 来源:甬派

 

  至于黄瓜和咸蛋黄,相对来说是比较平常的菜色。不过这几年除了粽子礼盒以外,超市里一般倒都会搭上咸鸭蛋礼盒。另外端午应该要喝雄黄酒,但雄黄主要是为驱虫,而且有轻微毒性,所以很多时候宁波人也会以黄酒来代替。
  “五黄六白”之“六白” 
  相比“五黄”,“六白”算是顺带的搭配,但并不是说其中就没有硬菜。作为“六白”中唯一的鱼类菜,白条鱼是很有讲究的。白条鱼俗称“朋鱼”“叉朋鱼”。宁波有句老话叫“冬鲫夏白”,意思就是冬天吃河鲫鱼,夏天吃白条鱼。端午正是白条鱼上市的时候,而宁波人更偏爱其中的翘嘴白条鱼,清蒸过后肉质细腻鲜美,鱼身上再点缀几片咸肉,则味道更佳。
  
  白条鱼 来源:《宁波晚报》
  “六白”中的另外两道荤食白切肉和白斩鸡虽然都是比较家常的菜色,但是也深受宁波人的喜爱。其实越是看上去烹饪方式简单的菜肴,对于品质的要求也就越高。
  
  白斩鸡 来源:《宁波晚报》
  豆腐和小白菜常年都有,但是茭白确实是初夏时节的比较鲜嫩,甚至还带着一种清甜的好味道。
  
  新鲜的茭白 来源:《宁波晚报》 
  端午乌馒头
  据传,最早是为了纪念一位抗元义士形成了端午吃乌馒头的习俗,后来在余姚丈亭一带就成了“毛脚女婿”端午礼担中的一部分。准丈母娘家收到端午礼担后,会将里面的乌馒头拿来分享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让大家沾一下喜庆的同时也知道姑娘名花有主将要嫁人了。
  
  松软酸甜的乌馒头在丈亭广受欢迎 来源:《宁波晚报》
  旧时的慈城古县城在五月初五这天,既不流行包粽子,也不流行吃粽子,而是家家户户吃乌馒头。这个被当地人因重午节的谐音(重父节)而称之的父亲节,是 “毛脚女婿”孝敬老丈人的日子,女婿们在这天挑着各自精心准备好的“端午担”送到老丈人家,少者四色,多者八色或十二色,用幢篮盛之。除了鸡、鹅、肉、鱼等之外,乌馒头便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色,一般为64只,客气的128只。
  如今,不少传统的店铺已经越来越难觅踪迹,但是许多老店仍然客似云来。或许,这也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吧。
  端午是什么?对孩子来说,端午是美食在桌,欢聚一堂;对游子来说,端午是一缕乡愁,无论浪迹天涯海角,它的况味总不失不忘;对父母来说,端午是一丝牵挂,惟念子女安康。对老人来说,端午是共享天伦,儿孙满堂。   

宁波人的端午美食
发布时间:2023-06-02 来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对于自带吃货属性的宁波人来说,端午节除了相关习俗,当然少不了各色美食。有甜糯清爽的碱水粽,有十多道时令菜肴“组合出道”的传统美食“五黄六白”,还有不少宁波地区流行吃的乌馒头等。 

  宁波碱水粽
  粽子的种类繁多,包法不一,光在浙江省境内,广为人知的就有嘉兴粽子和湖州粽子。宁波传统的粽子和这两地的都不一样,最具代表的就是碱水粽。宁波的碱水粽,清香软糯,极具传统滋味。宁波民谣《十二月节气歌》中有“五月白糖揾粽子,六月桥头摇扇子”之说,另外还有“酒入雄黄粽子香,要尝味道到端阳”的说法。
  
  宁波碱水粽 小啊呜 摄
  宁波碱水粽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粽叶用的是较大较宽的老黄箬叶,宁波人俗称“捏壳”。箬壳是毛笋在成长为竹的过程中层层脱落的竹皮。用来包粽子的箬壳,最好取竹子嫩头脱落、宽10厘米左右的。洗净晒干,等到端午的时候,还要拿到水里泡软捋平才能用。另外如果要自己动手做,碱水比例的拿捏也很重要。不管是多了还是少了都会影响口感。而吃的时候蘸白糖,是为了把箬壳的清香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说,宁波的碱水粽,是名副其实的“原味粽”。
  
  白糖蘸碱水粽 来源:鄞响

 

  从前端午粽子是主妇们自家裹的。据宁波《时事公报》1930年5月7日报道,当年宁波城中曾举办过端午粽子赛会。宁波的巧妇们将在家中预先做好的粽子集聚一堂,供宾客观赏品评。粽子的式样有鸳鸯枕、凤头、莲船、石榴,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其馅有荤有素,其味有甜有咸,五味杂陈。最终评定莲船式样为最佳,该粽长约一尺许,粗如玉臂,内掺白糯米、栗子肉、火腿、鸡丝,外裹箬壳,扎以彩绳,编成“请尝”“端阳”字样,有棱有角,悦目动人。入水煮熟,去箬切片,盛于瓷盆,遍尝亲友,味极鲜美。有人赋诗赞云:“未曾剥壳香盈溢,便经入腹齿犹芳。” 
  “五黄六白”之“五黄”
  端午节,宁波人除了要吃碱水粽,更要上一桌“五黄六白”的大宴。孔子曾经说过,“不时不食”,我们要吃应季的食物。而作为宁波人的端午节美食,“五黄六白”就是其中的代表。“五黄”一般指黄瓜、黄鱼、黄鳝、咸蛋黄、雄黄酒;“六白”指白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和白切肉。各个地区之间略有差异,其实不必过分纠结,只要围绕“黄”“白”字头的食材凑齐即可。
  “五黄六白”中的主角是大黄鱼。千百年来,宁波人对东海大黄鱼一直偏爱有加。不过现在因为野生大黄鱼的价格实在是天文数字,加上正处禁渔期,所以一般不会上宁波人的餐桌。咸菜大汤黄鱼是宁波传统的特色名菜,是老宁波记忆中的一口咸鲜味。
  
  咸菜大汤黄鱼 来源:甬派
  黄鳝的出场,也是伴随着宁波菜中的另一道名菜——宁式鳝丝。俗话说“端午黄鳝赛人参”,当季黄鳝肉质鲜美,搭配以韭芽、茭白、蚕豆瓣做成宁式鳝丝,是正宗宁波老味道。
  
  宁式鳝丝 来源:甬派

 

  至于黄瓜和咸蛋黄,相对来说是比较平常的菜色。不过这几年除了粽子礼盒以外,超市里一般倒都会搭上咸鸭蛋礼盒。另外端午应该要喝雄黄酒,但雄黄主要是为驱虫,而且有轻微毒性,所以很多时候宁波人也会以黄酒来代替。
  “五黄六白”之“六白” 
  相比“五黄”,“六白”算是顺带的搭配,但并不是说其中就没有硬菜。作为“六白”中唯一的鱼类菜,白条鱼是很有讲究的。白条鱼俗称“朋鱼”“叉朋鱼”。宁波有句老话叫“冬鲫夏白”,意思就是冬天吃河鲫鱼,夏天吃白条鱼。端午正是白条鱼上市的时候,而宁波人更偏爱其中的翘嘴白条鱼,清蒸过后肉质细腻鲜美,鱼身上再点缀几片咸肉,则味道更佳。
  
  白条鱼 来源:《宁波晚报》
  “六白”中的另外两道荤食白切肉和白斩鸡虽然都是比较家常的菜色,但是也深受宁波人的喜爱。其实越是看上去烹饪方式简单的菜肴,对于品质的要求也就越高。
  
  白斩鸡 来源:《宁波晚报》
  豆腐和小白菜常年都有,但是茭白确实是初夏时节的比较鲜嫩,甚至还带着一种清甜的好味道。
  
  新鲜的茭白 来源:《宁波晚报》 
  端午乌馒头
  据传,最早是为了纪念一位抗元义士形成了端午吃乌馒头的习俗,后来在余姚丈亭一带就成了“毛脚女婿”端午礼担中的一部分。准丈母娘家收到端午礼担后,会将里面的乌馒头拿来分享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让大家沾一下喜庆的同时也知道姑娘名花有主将要嫁人了。
  
  松软酸甜的乌馒头在丈亭广受欢迎 来源:《宁波晚报》
  旧时的慈城古县城在五月初五这天,既不流行包粽子,也不流行吃粽子,而是家家户户吃乌馒头。这个被当地人因重午节的谐音(重父节)而称之的父亲节,是 “毛脚女婿”孝敬老丈人的日子,女婿们在这天挑着各自精心准备好的“端午担”送到老丈人家,少者四色,多者八色或十二色,用幢篮盛之。除了鸡、鹅、肉、鱼等之外,乌馒头便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色,一般为64只,客气的128只。
  如今,不少传统的店铺已经越来越难觅踪迹,但是许多老店仍然客似云来。或许,这也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吧。
  端午是什么?对孩子来说,端午是美食在桌,欢聚一堂;对游子来说,端午是一缕乡愁,无论浪迹天涯海角,它的况味总不失不忘;对父母来说,端午是一丝牵挂,惟念子女安康。对老人来说,端午是共享天伦,儿孙满堂。   

宁波市档案局、宁波市档案馆主办
宁波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承办

地址:(正大门)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69号
备案编号:浙ICP备0506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