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资源>宁波记忆>风光古迹
大运河(宁波部分)
发布时间:2020-08-28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运河(宁波部分)由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余姚部分)、浙东运河宁波段、宁波三江口、姚江水利航运设施(含压赛堰遗址、小西坝旧址、大西坝旧址)、水则碑组成,2013年3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江大闸
  浙东运河宁波段主要包括慈江——刹子港河段,是宋代(公元10-13世纪)浙东运河黄金时期开凿的航道,取代了丈亭以东姚江自然段,避免海潮对航运的影响,这种自然江河与人工塘河并行结合、复线运行、因势取舍的设计、构筑理念与航运方式,是宁波地区古代航运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了线路规划的科学性。它是浙东运河从西往东到达明州府城的最后一段运河航程,因此也称为古浙东运河的末段。现此河道航运功能已减弱,为等外级航道。
  慈江,又名小江、后江,发源于镇海的桃花岭,汇汶溪之水,向南流至化子闸,沿程有北山诸水汇入慈江,往西至丈亭汇入姚江。古代船舶往来都由此过,据《延祐四明志》记载,“乘潮多风险,故舟行每由小江,小江即后江(慈江)也”。 
  刹子港(刹子浦),又名官山河,是沟通慈江和姚江的直河。宋丞相制使吴潜于宝祐五年(1257)修筑疏浚而成,并在刹子浦的南端建小西坝,隔江与鄞县的大西坝对接。此段河道西起余姚丈亭经慈城、向南抵小西坝,总长约2 3千米。
   
  水则碑
  水则碑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路西侧平桥街口(原是平桥河),始立于南宋开庆元年(1259),由沿海制置使吴潜督造。明清两代几经湮没和重修。1999年经考古发掘,出土了明清重修的“平”字碑和南宋护碑亭亭基及部分建筑构件。现存“平”字水则碑两块,分别为明嘉靖十二年(1533)和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立的碑石;后原址修建护碑水则亭一座,保存了南宋时期亭基和明清时期碑石,占地面积21.2平方米。
  “平”字水则碑立于宁波市区三江六塘河汇水中心,城外诸碶闸视水则碑上的“平”字出没为启闭,水没“平”字当泄,出“平”字当蓄,启闭适宜,民无旱涝之忧。水则碑创意独特,选址考究,乃“四明水利之命脉”所系,“四明碶闸之精神”所在,是古代宁波府各乡调剂水源水位的标尺。
  姚江水利航运设施-大西坝
  姚江水利航运设施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海曙区,包括江北区压赛堰遗址、小西坝旧址,海曙区的大西坝旧址。
  大西坝,位于海曙区高桥镇高桥村大西坝自然村东侧,大西坝河(通西塘河)与姚江交汇处,南北向横跨于大西坝河上。大西坝为古之西渡堰所在地,古坝已毁。现存大西坝(闸)始建于1962年,由碶闸、桥及管理办公室三个部分组成,是姚江大闸建成后,控制姚江与大西坝河水位的重要水利设施之一,是内河船舶进出姚江的必经之路。

大运河(宁波部分)
发布时间:2020-08-28 来源:
  运河(宁波部分)由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余姚部分)、浙东运河宁波段、宁波三江口、姚江水利航运设施(含压赛堰遗址、小西坝旧址、大西坝旧址)、水则碑组成,2013年3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江大闸
  浙东运河宁波段主要包括慈江——刹子港河段,是宋代(公元10-13世纪)浙东运河黄金时期开凿的航道,取代了丈亭以东姚江自然段,避免海潮对航运的影响,这种自然江河与人工塘河并行结合、复线运行、因势取舍的设计、构筑理念与航运方式,是宁波地区古代航运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了线路规划的科学性。它是浙东运河从西往东到达明州府城的最后一段运河航程,因此也称为古浙东运河的末段。现此河道航运功能已减弱,为等外级航道。
  慈江,又名小江、后江,发源于镇海的桃花岭,汇汶溪之水,向南流至化子闸,沿程有北山诸水汇入慈江,往西至丈亭汇入姚江。古代船舶往来都由此过,据《延祐四明志》记载,“乘潮多风险,故舟行每由小江,小江即后江(慈江)也”。 
  刹子港(刹子浦),又名官山河,是沟通慈江和姚江的直河。宋丞相制使吴潜于宝祐五年(1257)修筑疏浚而成,并在刹子浦的南端建小西坝,隔江与鄞县的大西坝对接。此段河道西起余姚丈亭经慈城、向南抵小西坝,总长约2 3千米。
   
  水则碑
  水则碑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路西侧平桥街口(原是平桥河),始立于南宋开庆元年(1259),由沿海制置使吴潜督造。明清两代几经湮没和重修。1999年经考古发掘,出土了明清重修的“平”字碑和南宋护碑亭亭基及部分建筑构件。现存“平”字水则碑两块,分别为明嘉靖十二年(1533)和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立的碑石;后原址修建护碑水则亭一座,保存了南宋时期亭基和明清时期碑石,占地面积21.2平方米。
  “平”字水则碑立于宁波市区三江六塘河汇水中心,城外诸碶闸视水则碑上的“平”字出没为启闭,水没“平”字当泄,出“平”字当蓄,启闭适宜,民无旱涝之忧。水则碑创意独特,选址考究,乃“四明水利之命脉”所系,“四明碶闸之精神”所在,是古代宁波府各乡调剂水源水位的标尺。
  姚江水利航运设施-大西坝
  姚江水利航运设施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海曙区,包括江北区压赛堰遗址、小西坝旧址,海曙区的大西坝旧址。
  大西坝,位于海曙区高桥镇高桥村大西坝自然村东侧,大西坝河(通西塘河)与姚江交汇处,南北向横跨于大西坝河上。大西坝为古之西渡堰所在地,古坝已毁。现存大西坝(闸)始建于1962年,由碶闸、桥及管理办公室三个部分组成,是姚江大闸建成后,控制姚江与大西坝河水位的重要水利设施之一,是内河船舶进出姚江的必经之路。

宁波市档案局、宁波市档案馆主办
宁波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承办

地址:(正大门)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69号
备案编号:浙ICP备05066881